中西药联用在临床往往收到更好疗效,但安全性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存极大隐患。危险因素筛选与评价是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众多危险因素中,如何横向比较,找到影响力最大、关联度最强的危险因素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大数据正在改变着医学研究与实践,全球医疗健康数据已有数百Exabyte,并在加速增长。面向持续积累、质量向好、加速流动的中医药临床信息势能,推动信息与技术的一体化进步,有助于实现“数据筑基,智慧引航”的时代要求。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商洪才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在Chinese medicine发表了题为“Variable importance for projection (VIP)scores for analyz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isk factors in severe adverse eventsto Xiyanping injection”的论文。该论文以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数据为基础,引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评分技术对相关自变量(危险因素)综合的主成分描述自变量对因变量(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解释能力排序,筛选出与严重不良事件关联强度较大的影响因素。
该论文以真实世界病例为基础,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发现单独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年龄是影响喜炎平联用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短时间内联合使用在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中有更大的影响。VIP分析常应用于分析化学、制药工程中的大数据集分析,作为数字指标,赋予临床应用含义,有助于后续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安全保障。
商洪才研究员为文章的通讯作者,郑蕊和陈昭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组部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资助。
作者简介:
郑蕊,博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主要从事中西药联用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在Cochrane、JEthnopharmacol.、Chin Med.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临床研究分会理事。 陈昭,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中医药学。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和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30 篇,其中 SCI 论文18 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JCRQ1的SCI论文8 篇。累计自主开发了10个中医药智能信息平台。授权5项国家外观专利,获得8项软件著作权。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国际会员,IEEE会员,EASL(欧洲肝脏研究协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等;担任国际著名期刊Briefingsin Bioinformatics, Bioinformatics,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rtificial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中华中医药杂志》等杂志审稿人。 文章链接:https://cm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20-023-007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