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商洪才研究员团队系统论述了靶向TMAO的心力衰竭治疗实践,降低循环TMAO水平的疗法可以让心力衰竭患者获益。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研究的深入,降低TMAO的疗法也将像其他治疗心衰的药物一样,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从而进一步完善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该研究成果以“心力衰竭治疗的潜在靶点: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 a potential target for heartfailure therapy)”为题,于2021年10月发表在Heart(中科院1区)。 论文链接: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晚期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病死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自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启动以来,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迅速发展,为揭示疾病的发生规律和药物的效应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肠道微生态由胃肠道管腔、上皮细胞分泌物、进入肠道内的物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共同构成。膳食中的胆碱和 L-肉碱经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为三甲胺(TMA),TMA吸收入血后,通过门静脉循环进入肝脏,在肝脏中经黄素单加氧酶(FMO)家族氧化为氧化三甲胺(TMAO)。循环TMAO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不良结局(死亡率和/或再住院)相关,且较低的TMAO水平与良好的预后相关。 商洪才研究员团队梳理了TMAO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总结了TMAO对心力衰竭的作用,从调整膳食结构、抑制TMA产生菌、TMA-裂解酶抑制剂、FMO抑制剂、促进TMAO排泄等角度,阐述了靶向TMAO的心力衰竭治疗新策略。中药具有多成分通过多靶点影响多个病理环节的作用特点。因此,基于心衰肠道假说,以肠道菌群活性代谢产物TMAO为靶点,可能为诠释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科学内涵提供新思路。 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吕仕超博士,商洪才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0400)和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的资助。 杂志简介 Heart 是BMJ和BCS出版的一本国际同行评议的杂志,旨在帮助心脏专科医师及时掌握心血管病诊疗的最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