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6日下午,由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办的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二十周年学术月系列学术活动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围绕“中西融合求发展”主题以青年圆桌论坛形式进行,下设“聚焦热点新机制”“拓展临床新思路”“解码中医新理论”三个专题。活动邀请各领域内颇具建树的青年学者引领发言,并由国内著名专家组织讨论与点评。本次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吸引了院内外广大师生和研究者的积极参与,在线观看人数达200余人次。 本次活动论坛主席为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商洪才研究员,分论坛主席为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明镜研究员。活动邀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晓骄阳教授、中日友好医院陈丹倩助理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曹克刚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陈昭助理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佳助理研究员和王蕾助理研究员等六位优秀的青年学者进行引导发言,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者丁霞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韩东燃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静玲主任医师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重点实验室赵明镜研究员、刘伟敬主任医师、柴立民研究员等六位专家进行资深点评。与会人员围绕研究热点进行了充分讨论,会议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 开幕式由分论坛主席赵明镜研究员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丁霞教授代表大学科技处致辞,对重点实验室20年来在王硕仁教授、田金洲院士及商洪才研究员的带领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肯定。随后,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商洪才研究员致辞。商洪才主任在致辞中首先介绍,本次活动是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及重点实验室成立20周年的背景下举办。随后介绍了作为教育部首个中医学科类重点实验室2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感谢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东直门医院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最后期望青年学者秉承几代实验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精神,共同铸就重点实验室的辉煌明天。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活动为更多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青年成长。 在聚焦热点新机制专题中,李晓娇阳教授就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和机制作了报告。李教授由“临床专家共识-多种治则-药物”途径筛选出决明子作为工具药,在深入研究中发现了决明子具有明显抑制脂质合成基因作用,并进一步从自噬和能量代谢进行了深入的机制探究。丁霞教授组织参会人员就报告相关内容展开了充分讨论,并从汇报思路与方法方面给予了深刻点评。 陈丹倩助理研究员通过临床和基础相结合的研究,筛选出对慢性肾脏病(CKD)有预测价值的5个代谢物,并对相关靶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TPH-1是治疗CKD的潜在靶点。在此基础上,陈丹倩助理研究员进一步从去乙酰化酶SIRT3介导的β-catenin去乙酰化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角度深入阐释了中药提取物茯苓酸干预CKD的机制。刘伟敬主任医师组织与会人员从中药作用新机制、新靶点的研究思路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多方位点评。 

在拓展临床新思路专题中,曹克刚主任医师从中医临床两期三辨四法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诊疗思路进行引导发言。曹克刚主任医师广泛应用中医经典理论,使青年医师深刻认识到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是一名合格中医师的重要素养。柴立民研究员组织与会人员围绕临床与基础研究新思路方面展开了提问与讨论,鼓励青年医师学会独立而深入地思考,早日形成自己独特的临床诊疗特色。 陈昭助理研究员以中西药联用多元证据和复杂的药物代谢相互作用为数据驱动,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构建了中西药联用代谢性药物多器官(肝、心脏、肺、肾、脑)损伤智能预测模型,预测了中西药联用过程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物的多器官损伤情况,并从实验层面验证了预测结果。在此基础上,陈昭助理研究员还构建了中西药并用风险智能预测及评价平台,为临床提供未知中西药联用的风险预警与评估,为进一步研究中西药联用的多器官损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韩东燃教授组织参会人员围绕大数据联合人工智能在中西药并用风险预测平台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给予了深入点评。 

在解码中医新理论专题中,刘佳助理研究员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免疫机制进行了深入阐释。刘佳助理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出,结合“毒损脑髓”理论确立的益肾达络饮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相关通路作用于MS髓鞘再生的保护效应机制。该研究有利于延缓MS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拓展了“毒损脑髓”理论的科学内涵。常静玲主任医师组织参会人员就科学阐释中医理论新思路与方法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 王蕾助理研究员从“心主神明”理论探讨了心衰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对心梗后心衰动物模型的脑认知功能、脑葡萄糖代谢和脑结构进行了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同时引入细胞外囊泡,提出细胞外囊泡介导心脑通讯的研究思路,拓展了“心主神明”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赵明镜研究员组织与会人员从如何阐明中医药作用机制、如何解码中医理论新内涵等多角度展开充分讨论。 

最后,赵明镜研究员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本次论坛内容丰富,点燃了实验室工作人员、青年学者及研究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科研人员不断创新、永攀中医科研高峰的积极性。论坛在积极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 撰稿:郑慧娟 审稿:刘伟敬、赵明镜 审阅:商洪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