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管理 研究团队 技术平台 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实验室文化 学术交流 对外服务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学术动态
实验室动态
学术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中医药循证科普理念、方法及路径提出 ——2024年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出站评审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11

202467日上午,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行了博士后李涵出站工作报告评审会。

评审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主任王昌恩教授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并汇集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王丽颖研究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陶立元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静玲研究员、刘伟敬研究员、李晋玉教授以及张研究员等多位业内权威专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尤良震助理研究员作为答辩秘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商洪才研究员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李涵博士报告的题目为:《中医药循证科普能力提升方法研究》(导师:商洪才研究员),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工作报告评审会程序,首先由合作导师商洪才研究员介绍博士后简历及在站工作情况。商洪才研究员指出科学普及将提升整个国家民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效果,是国家科创系统的重要环节,开展中医药循证科普能力提升方法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李涵博士的汇报基于我国健康科普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况,结合中医临床、循证科研与公共卫生管理实践,提出中医药循证科普体系建设规划与对策,提出循证视角下中医药科普资源建设方法。她详细汇报了基于PICOS开展中医药循证科普实践的步骤,汇报针对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人文关怀开展循证科普决策的技术要点,并汇报叙事医学理念在中医药循证科普中的应急与常态化情景运用。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首次提出了中医药循证科普理念,初步提出能力提升方法与路径,为解决中医科普资源证据转化质量等瓶颈问题提供了理念与方法学支持。

   

评审专家组以严谨的态度,对出站报告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循证科普的重大意义,并对出站后开展进一步工作提出中肯的建议。经评议一致通过李涵博士后的出站工作报告。专家组组长王昌恩教授总结评价选题新颖,短期内有质变,勉励李涵博士出站后开展进一步研究。李涵博士衷心感谢评审专家组的悉心指导,出站是起点,将在合作导师指导下竭尽全力为循证中医药事业发展做贡献

中医药循证科普(Evidence-ba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 Health PopularizationEBTCMHP)是结合中医药科普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综合公众健康需求、健康素养与价值观,形成循证科普决策并向社会传播普及。依托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证据评价与转化平台,中医药循证科普将通过及时、高效、精准、普惠的工作,推动中医科学知识的流动、扩散和应用,促进民众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素养的提升,两翼驱动,为国家科创系统建设提供中医药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