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幸邀请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副所长,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组长杨洪军研究员为我室做了题为“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的中药新药设计研究”的学术报告。 杨洪军研究员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药专业委员会秘书,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药理学和中药组方优化技术研究。2002年以来,主持多项国家课题,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九)。 此次讲座,杨洪军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中药新药设计”的基本背景、关键技术;然后以整合药理学为切入口对“中药新药设计”中如何从中药复杂体系中筛选发现有限组分,如何进行中药新药研发大数据的挖掘和数据重构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以中药川芎为例,如何进行其有效成分辨识等技术和方法。在技术应用方面,以元胡止痛片为例,重点从元胡止痛片的成分定性分析、元胡止痛片多成分定量分析、元胡止痛片肠吸收与成分移行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基于复杂网络计算的方法阐明了元胡止痛方网络靶标分析技术。 讲座结束后,实验室赵老师、高老师、聂老师等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杨所长针对整合药理学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杨所长表示软件分享给实验室共用,并给予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同时杨所长受聘于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商主任为其颁发聘书。通过这次讲座,实验室各位师生开阔了科研视野,拓展了研究思路,同时意识到学科交叉与合作在中药的研究与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