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管理 研究团队 技术平台 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实验室文化 学术交流 对外服务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学术动态
实验室动态
学术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国自然稳心中药重点项目专题会议如期举行
发布时间:2020-11-12

2016年11月1日下午3时,以“总结、整合、推进”为主题的稳心中药重点项目专题会议在东直门医院科研楼会议室召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林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邢雁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建新教授、实验室吴爱明副研究员、步长集团代表史洋等共20余人参加会议。项目负责人商洪才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总结上一阶段研究成果

吴爱明副研究员从“标本同治”思路出发,汇报了稳心中药治疗心梗后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心中药能激活PKC-SRF通路,调节miR-1和miR-133a的表达,从而提高Cx43的磷酸化水平,恢复Cx43/Cx45表达比例的平衡,保护心肌缝隙链接超微结构、改善心室重构,抑制心梗后室颤的发生;李洁博士汇报了稳心中药调控自噬抑制心肌肥厚研究,发现稳心中药可以抑制CaMKⅡ、CaN和MyD88炎症通路过表达,起到抗心肌肥厚性心律失常的作用。王萍博士分别对室性心律失常与急性房颤的电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稳心中药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稳心中药可以呈浓度依赖性逆转MAPD90,并可能作用于晚钠电流。

邢雁伟教授带大家回顾了近年来稳心中药心电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包括抑制心房峰钠电流,延长心房复极后不应期;抑制Ito电流,抑制心电图Brugada波;选择性抑制晚钠电流,有效终止浦肯野相关性早后除极、迟后除极、触发活动;调节钙循环等。稳心中药不仅调节心脏钠、钾、钙离子通道,还能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体现了从“抗”到“调”多途径、多靶点治疗思维的转变,较作用于单一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明显优势。

讨论即将实施的研究方案

李敏博士汇报了即将开展的稳心中药干预气阴两虚型和气滞型冠心病房颤患者精确用药研究方案。吴林教授、邢雁伟教授针对房颤人群的选择性纳入、观测指标的选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研究生杨欣宇、任晓萌也分别汇报了下一步的实验研究计划。

问题与方向

目前研究主要定位在伴发心脏疾病的心律失常,商洪才研究员肯定了课题组前阶段做出的丰富成果,从细胞研究到离体心脏,再到整体动物,从离子通道到信号转导,对稳心中药调整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诸多探索;同时指出,现阶段如何将既有成果进行整合并验证运用于临床是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方向;并号召大家积极思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力求实效。